数据封装+传输介质

数据传输的形式:

1.电路交换 - 通信前,维护一条逻辑意义上的链路,仅能传递两者数据,如果此时链路空闲,导致传输效率降低。

2.报文交换 - 在数据之外,加上能够标识接收者以及发送者的信息

3.分组交换 - 依然进行报文交换,不过将每一个数据大小进行定义

数据封装过程

报头:为了能够实现每一层的功能,每一层在整体的数据之外,增加一些报头的参数,以此实现每一层的功能

封装:数据经过每一层级、添加报头信息的过程叫数据封装

image-20250303191150933

接收方数据解封装过程

image-20250303191311283

最小网络单元:网线、网卡和协议栈(TCP/IP)

常见传输介质

  1. 同轴线缆

    CSMA/CD:载波侦听多路访问/冲突检测技术

    • 先听后发
    • 边发边听
    • 冲突停放
    • 随机延迟后重发

  2. 双绞线

    utp:非屏蔽双绞线(没有屏蔽层)

    stp:屏蔽双绞线(有屏蔽层)

    双绞线制作标准/线序:

    ​ 568A:白绿、绿、白橙、蓝、白蓝、橙、白棕、棕

    ​ 568B:白橙、橙、白绿、蓝、白蓝、绿、白棕、棕

    image-20250303193359097

  3. 光纤

  4. 串口线缆线

    image-20250303204835859

  5. 终端和无线路由器之间通过无线信号传输数据