路由基础 + 静态路由


一、路由表概述

  • 作用:三层设备(路由器、三层交换机)在转发数据时,依据路由表进行寻址和转发。
  • 核心功能:决定数据包从哪个接口发出,下一跳地址是谁。

二、路由的分类

  1. 网段路由(Network Route)
    • 包含 网络号 + 掩码(如 192.168.1.0/24),匹配整个网段。
  2. 主机路由(Host Route)
    • 精确匹配 单个IP地址,掩码为 /32(如 10.1.1.1/32)。

三、路由表的形成方式

1. 直连路由(Direct)

  • 形成条件
    • 接口处于 UP 状态(物理连接正常 + 协议状态正常)。
    • 自动生成 网络地址、广播地址、接口IP地址 对应的路由。
  • 特点
    • 接口 UP → 直连路由存在;接口 DOWN → 直连路由消失。
    • Cost = 0(直连路由优先级最高)。

2. 静态路由(Static)

  • 手动配置,适用于小型网络或固定路径。

  • 命令示例(华为):

    1
    [Huawei] ip route-static 192.168.2.0 24 10.1.1.2
    • 192.168.2.0/24:目标网络
    • 10.1.1.2:下一跳地址

3. 动态路由(Dynamic)

  • 通过 路由协议(OSPF、RIP、BGP等) 自动学习并更新路由表。
  • 适用于大型网络,可自适应拓扑变化。

四、路由表关键参数

路由表关键参数(中英文对照)

路由表

参数 英文 说明
目的地/掩码 Destination/Mask 目标网络地址及子网掩码(如 192.168.1.0/24)。
协议 Proto (Protocol) 路由来源(Direct / Static / OSPF / RIP 等)。
优先级 Pre (Preference) 数值越小越优先(直连=0,静态=60,OSPF=10,RIP=100)。
开销值 Cost 路由的度量值(直连/静态=0,动态路由协议计算方式不同)。
标志 Flags 路由状态标识(如 D=Download to FIB,表示已下发到转发层)。
下一跳 NextHop 数据包离开本设备后应发往的 IP 地址。
出接口 Interface 数据包从哪个物理/逻辑接口发出(如 GigabitEthernet0/0/1)。

五、路由的加表原则(最优路由选择)

  1. 比较优先级(Preference)
    • 数值越小越优先(直连 0 > OSPF 10 > 静态 60 > RIP 100)。
  2. 优先级相同 → 比较 Cost
    • Cost 越小越优(仅相同协议下可比较,不同协议 Cost 计算方式不同)。
  3. Cost 相同 → 等价路由(ECMP)
    • 多条路径同时加表,实现 负载均衡

六、路由的查表原则(最长掩码匹配)

  • 匹配规则
    • 先匹配 掩码最长 的路由(最精确的路由)。
    • 如果无匹配,再查 默认路由(0.0.0.0/0)
  • 示例
    • 目标 IP:192.168.1.1
    • 路由表:
      • 192.168.1.0/24(匹配)
      • 192.168.0.0/16(不匹配,掩码更短)

七、默认路由(缺省路由)

  • 格式0.0.0.0/0
  • 作用:匹配所有未明确指定的目标网络。
  • 特点
    • 掩码 0,优先级最低(仅当无更精确路由时使用)。
    • 常用于 出口路由器,指向 ISP 或核心网络。

八、三层环路问题

  • 原因:路由表错误导致数据包无限循环转发(如 A→B→C→A)。
  • 解决方案
    • TTL(Time To Live):每经过一个路由器减 1,归 0 时丢弃(终止环路,但不预防)。
    • 路由优化:避免错误静态路由、合理规划动态路由协议。

九、静态路由配置要点

1. 基本配置

1
[Huawei] ip route-static <目标网络> <掩码> <下一跳IP>

示例

1
[Huawei] ip route-static 192.168.2.0 255.255.255.0 10.1.1.2

2. 下一跳可达性

  • 静态路由生效的前提
    • 本地必须有 去往下一跳的路由(否则无法加表)。
  • 迭代查询
    • 如果未指定出接口,设备会 自动查询路由表,找到去往下一跳的出口(迭代过程)。

3. 数据包转发时的 MAC 变化

  • 源 MAC:出接口的 MAC 地址。
  • 目的 MAC:下一跳设备的 MAC 地址(通过 ARP 解析获得)。

十、关键总结

  1. 直连路由:自动生成,接口 UP 才存在。
  2. 静态路由:手动配置,需确保下一跳可达。
  3. 动态路由:自动学习,适应复杂网络。
  4. 查表规则:最长掩码匹配 → 默认路由。
  5. 防环机制:TTL 终止环路,但需合理规划路由避免环路。